会员登录
六图库大全图
六图库大全图
六图库大全图
六图库大全图
忘记密码?

文化普洱|—条古道抒写的人文传奇·茶马互市与茶盐交易的普洱盛典

文章作者:普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发表日期:2023-07-13 浏览次数:3734次

在普洱茶的鼎盛时期,茶马互市与茶盐交易是孪生姐妹,两者相互渗透、交融、互补、佐证,使普洱大地风光无限, 熠熠生辉。换句话说,盐的历史,同样是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茶马古道上不可或缺的一个叙说内容。

1689213305818848.png

在普洱古府时代,茶马互市与盐茶交易是一个不能忽略的节点。“茶马互市”起源于唐宋,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

唐代时逐渐形成了规则,宋朝时进一步完善,甚至设置了“检举茶监司”这样的专门管理茶马交易的机构,明朝基本上沿袭了宋朝的做法,在交易的地方设置“茶马司”湼源——茶马互市湼源县西邻藏地,是古代汉地西面最边缘的地区,这个地理位置使它自古以来就是汉藏通商的“口岸”,是一 处著名的“茶马互市”故地。茶马互市是古代中原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商业贸易的主要形式,实际上是朝廷在西部游牧民族中尚不具备征税条件的地区实行的一种财政措施。因此,宋朝正式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茶叶、药材等来边贸有序进行,还专门设立了茶:“掌榷茶方面的原因,藏族对茶叶十分依赖,茶能解毒祛病,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因此,茶叶自宋以来不但成为中原王朝与西北和西南地区的藏族之间的大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义的治边政策。同时,通过茶马贸易,还满足了封建王朝对战马的需要,又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的茶利收入解决军费之需。

1689213340896403.png

茶马交易直到宋朝才成为定制。宋朝统治阶级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主要原因是为了维护宋朝的边疆安全。宋朝初年,内地用铜钱向边疆少数民族购买马匹,但是这些地区的牧民则将卖马的铜钱渐渐用来铸造兵器,这在某种程度上威胁到宋朝的边疆安全。因此,宋朝正式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茶叶、药材等来进行物物交换。为了使边贸有序进行,还专门设立了茶马司。茶马司的职责是:“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这就是茶马互市的源起。由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原因,藏族对茶叶十分依赖,茶能解毒祛病,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因此,茶叶自宋以来不但成为中原王朝与西北和西南地区的藏族之间的大宗经贸产品,而且也成为与藏族之间保持友好关系的物质手段。茶马互市对维护宋朝在西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是两宋王朝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治边政策。同时,通过茶马贸易,还满足了封建王朝对战马的需要,又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的茶利收入解决军费之需。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行茶马法,于成都置都大提举茶马司主其政。明洪武四年(1371年),户部确定以陕西、四川茶叶易蕃马,于是在各产茶地设置茶课司,定有课额。又特设茶马司于秦州(今甘肃 天水)、洮州(今甘肃临潭)、河州(今甘 肃临夏)、雅州(今四川雅安)等地,专门管理茶马贸易事宜。明代的茶马政策有着明显的政治目的。清代茶马政策是明代茶马政策的延续。雍正十年(1732年), 云贵总督鄂尔泰以茶马互市控制云南边疆土司以及边境诸国战马数量,最后成功平叛并顺利推行“改土归流”就是一个著名案例。由于茶是边疆少数民族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明统治者严格控制茶叶的生产和运销,并严禁私贩。以茶易马,在满足国家军事需求的同时,也以此作为加强控制少数民族的重要手段和巩固边防、安定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策略。后来随着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交流的发展,民间往往突破明朝政府的禁令进行贸易。后茶马贸易制度崩坏日甚,虽时下禁私茶之令,但民间茶马贸易日益兴盛。

1689213373512480.png

在茶马互帀的政策确立之后,宋朝于今晋、陕、甘、川等地广开马市,大量换取吐蕃、回纥、党项等族的优良马匹,用以保卫王朝边疆。到南宋时,茶马互市的机构,相对固定为四川五场、甘肃三场八个地方。四川五场主要用来与西南少数民族交易,甘肃三场均用来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易。

元朝不缺马匹,因而边茶主要以银两和土货交易。到了明代初年,茶马互市再度恢复,一直沿用到清代中期,才渐渐废止。

清代,尤其是乾隆以后,“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的地平线上淡出,取而代之出现了“边茶贸易”制度。由于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汉藏交流的增加,进入茶马古道沿线的商品种类大幅增加。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同时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以及生产生活资料等商品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的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有更大需求。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则愈加繁荣。直到咸丰帝时,地方马场奉命裁撤,各地军队所需马匹统归自购,官府设置的茶马交易随之停废,延续四百余年的茶马互市交易自此终止。

640.png

由于历史上的这些功绩,也让当年的普洱古府分享了这份茶马互市的无上荣光!

或者可以这样说,一条茶马古道,同时也是茶盐之道。盐在马帮历史上也算是一种不断流动往来的重要物资。当我们回望澜沧江峡谷里的马帮时,一个叫“盐井”的地方就会展现在人们面前。当然,没有更多的史料记载,人们是何时发现并开发了盐井,但有一部伟大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之羌岭大战》记叙了盐井一事。据说自唐代的吐蕃时期,高原上的两大部族一藏族先民和纳西族先民,曾展开过旷日持久的拉锯式的争夺战,他们为何而争呢?不就是为了埋在地下的盐嘛!而如今,这个叫盐井的地方,已隶属于西藏芒康县。无独有偶,在这里居住的大多是纳西族人,成了西藏唯 一的纳西族乡。

说到盐,澜沧江下游还有一处地方,这就是被人们多重命名为 “滇南盐都、茶马古镇、革命老区、丽人故都”的磨黑。磨黑为傣语音译地名,大意是“磨”为井,“黑”为盐,同样也是“盐井” 之意。这里以产盐闻名,声名远播。自汉朝开采盐矿,元明清 时设盐政,后设盐场公署,可见她名噪一时。清雍正三年(1725 年)磨黑井开始大量生产食盐。由此往后,一直是滇西南产盐的重镇,也是云南省四大盐矿之一。

历史上,磨黑盐是远近出名的,算是出够了风头。近至普洱府所属的各县区,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尤其是男子,都有过到磨黑挑盐的经历。磨黑盐通过茶马古道转运,北至昆明,东到宣威,南图片达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流传至今的 “赶马调”中,还有与磨黑盐有关的:“三月里来三月三,赶着骡马进茶山,磨黑茶盐人人爱,驮起茶盐到远方。”

来源:《文化普洱·综合卷》第四章


返回列表 >
电话:010-63430083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中盐大厦 邮编:100055 技术支持:快帮科技
Copyright© 2022六图库大全图 京ICP备09095416号-3
六图库大全图 关注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