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药用“戎盐”称谓考析
戎盐是古代中国应用较早的药用盐。根据盐的来源和提取制作方法,戎盐属岩盐,即自然盐的一种,可自然结晶而成。秦汉以降,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关于戎盐的记载。但因种种原因,戎盐的称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出现诸多变化,甚至讹误,以致明代李时珍亦产生混淆。这对今日认知戎盐、应用戎盐造成很大障碍。因此,厘清“戎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戎盐并发掘戎盐药用价值,进而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医药文化。
西汉马王堆墓葬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迄今最早提到戎盐的药方书,“戎盐若美盐”的记载显示出此药用戎盐品级甚高。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首次对戎盐功效进行总结,这反映出戎盐的药用价值在东汉已得到普遍认可。事实上,戎盐历史应更为久远。从“戎盐累卵”中“累卵”一词的出现时间看,戎盐很可能在东周时期已进入古代中国医药谱系。东汉《名医别录》首次记述戎盐产地为胡盐山、西羌北地及酒泉福禄城东南角,戎盐因之再添一个称谓——胡盐。但“戎盐”一名因出现早,流传更广。
魏晋南北朝时,戎盐得到更为系统的总结。陶弘景曾言“戎盐、卤咸最为要用”,在其所著《本草经集注》中详细地记述了九种“虏中盐”,即白盐、食盐、黑盐、胡盐、柔盐、赤盐、驳盐、臭盐、马齿盐。但他将《本草经集注》中所载“戎盐”“大盐”与当时的药用盐相比,认为“柔盐”可能就是“戎盐”。事实上,《魏书》中有一处几乎与陶弘景相同的记述,其中明确记载有“戎盐”而无“柔盐”。可见,南梁的“柔盐”即是“戎盐”。至于为何北魏“戎盐”传为南梁“柔盐”,则有两种可能:一是九种盐的称谓在由北向南的传播中出现讹误,“柔”与“戎”因读音相近,“戎盐”传为“柔盐”;二是“柔盐”之“柔”表明此盐来自当时的北方匈奴政权——柔然汗国。陶弘景对“柔盐”就是“戎盐”的确认避免了后人因《本草经集注》中“胡盐”“戎盐”分述而陷入两者不同的认知误区。同一时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魏土地记》中还记载了“戎盐”的另一个称谓——“青盐”,这一称谓是从其产地朔方县青盐泽而来。延及唐代,《日华子本草》记载了戎盐的另一个称谓——羌盐,这是因为此时的戎盐主要产自西北羌族聚居之地。此外,唐代戎盐在沙州被称为“秃登盐”,在廊州则被称为“阴土盐”,这两个称谓产地特征明显,不易产生混淆。但“戎盐”一词始终为最具代表性的称谓。
戎盐别称虽多,所指均为“戎盐”却无疑。目前所见,只有“石盐”(光明盐)是否为“戎盐”存在分歧。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将“戎盐”与“石盐”分述,这表明其不认为戎盐就是石盐,但唐代陆德明在《周礼》注释中则认为“戎盐”就是“石盐”,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颜色。石盐色白,而根据水精戎盐、大而青白、白戎盐等有关戎盐颜色的描述可知戎盐有色白者。唐以后也有色白之戎盐的记述。如唐代《新修本草》中便记载戎盐“坚白似石”,宋代寇宗奭也在《本草衍义》中记述:“戎盐成垛裁之,如枕细白,味甘咸,亦功在却血。”
但戎盐、石盐颜色的相类是否意味着二者为同一物质?唐初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明言“光明盐”才是石盐;同期道家人物张果则记述“赤戎盐出西戎……味淡于石盐”,也认为“戎盐”与“石盐”有别。但二者都未深究两盐之不同。直至明代,李时珍才欲以颜色来廓清戎盐、石盐的区别。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戎盐色白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既然《本草经集注》记载戎盐产地特征为北海青色,南海红色,而历代注解却言戎盐白色,其间一定有讹误。他随即引《凉州异物志》记载戎盐“赤者如丹,黑者如漆”来佐证戎盐不白,进而断定“盖白者乃光明盐,而青盐、赤盐则戎盐也”。事实上,戎盐与光明盐(石盐)确非同一种盐,但戎盐也有白色,而有色盐也不一定就是戎盐。如北魏太武帝赐给刘义恭的九种盐中“赤盐”和“戎盐”并列,以此难言“赤盐”即为“戎盐”。反观史籍中关于戎盐之“白”的记述不绝如缕,应可证明的确存在白色戎盐。即使郦道元所言名为“青盐”的戎盐,也是大而青白,并非完全排斥戎盐为白色的可能。
因此,合理的解释或为戎盐有品级之分,色浅者较色深者品级为高。如唐代《金石簿五九数诀》记述:“戎盐,……出戎州,色青白者上。未穷其本,何者是真。此道用之,与河东关内颗盐对试用之,戎盐全胜诸盐。既知如此,须贵戎盐。”“色青白者上”,此可知“水精戎盐”当为戎盐之精品。因此,结合历史上出现的白色戎盐多为上层社会所享用的事实,或可这样推论:戎盐精品,晶莹剔透,状如水精,但一般百姓难以得见;普通戎盐则有赤、黑、紫等色,为普通百姓入药所常见。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盐商社会责任研究”(18BZS13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