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六图库大全图
六图库大全图
六图库大全图
六图库大全图
忘记密码?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每次捐赠背后都有个动人的故事

文章作者: 发表日期:2022-05-13 浏览次数:1779次

5月16日,在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内举办的“高山景行——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受赠文物特展”,首次集中展示由社会各界捐赠而来的数件藏品。心细的观众会发现,在每件藏品的说明牌上,不仅有藏品的名字,还会注明捐赠者的姓名。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博物馆的藏品犹如珍贵的时间钥匙,可以开启一扇扇城市记忆的历史之门。

从一人一家的赏鉴,到慨然捐诸国有博物馆,这些捐赠人的无私精神与捐赠实践最大的意义,在盐博馆馆长程龙刚看来,是保护文物,更是传承文化。当文物从私人收藏空间进入到公众视域,它便从赏玩的功用中升华出来,具备了提炼记忆、凝聚品格、传承文明的价值。

每一件文物都记录着历史和文化,文物背后流转传承的故事,同样令人动容。近日,记者走近这些捐赠人和亲历者,倾听属于他们的捐赠故事。

盐商后裔杨夫纠

流传几代的宝贝,在盐博馆安了家

自1959年,盐博馆建馆以来,就开始接受个人或单位捐赠文物。其中,价值最高、数量较大的,当属自贡盐商后裔杨夫纠(1902—1998年)在1981年所捐赠的书画作品,其中有76件(套)被鉴定为文物。

当时负责征集工作的缪自平,至今仍不能忘记当天的场景:在79岁杨夫纠的家中,老人从阁楼上取出了他珍藏60余年的一大批老字画,用一张张旧报纸,细细包裹着。

这批字画分为两大类,主要是杨夫纠的爷爷——自贡大盐商、朝廷六品官杨乐三所收藏的:一类是清末以来我市著名画家的作品,包括王松岩、王杏岩、王绍卿、张绍龄、孙尔嘉等,是一套较为完整而又极其难得的书画文物珍品;另一类是清末以来曾经到过自贡市的著名书画家,如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善孖兄弟,以及包弼臣、公孙长子、李湘石、张崇朴等十余人的作品。其中不少是珍贵书画文物,如张大千用行、隶两种书体书写的三幅对联和纯水墨画《果蔬图》,它们不仅是目前已知国内仅存、且时间最早的大千先生青年时代的艺术佳作,同时也见证了张大千早年与自贡盐场难以割舍的一段书画情缘。   

之后的十余年光阴里,老人时常会到盐博馆逛一逛,和大家聊聊天。“感谢杨家几代人的呵护,使这些珍贵文物得以历经劫难却完好保存,让后人能从中吸取精神食粮的营养。”在缪自平的记忆中,杨夫纠无偿捐赠的精神,与他高大挺拔的身影一般,坚定而温暖。

书画名家陆坚

画了几十年的画,给家乡留下点东西

《富顺月》《荣县风》《自井灯》《贡井雨》《大安云》《沿滩雾》……这六幅有着诗情画意名字的系列国画作品《自贡区县》,是自贡书画名家陆坚的得意之作,展现了自贡的美丽与乡愁。

在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陆坚向盐博馆捐赠了系列国画作品《自贡区县》和抗日献金手稿一套。

陆坚告诉记者,这套抗日献金国画作品曾于2019年被省美术馆收藏,里面多达300多名人物,有盐商、盐工、学生、军人、农民等群体,组成了自贡抗日献金的辉煌一幕。捐赠给盐博馆的是这套作品的手稿。

今年5月16日,陆坚将再次把自己的14幅组画《釜溪河 母亲河》捐赠给盐博馆。

陆坚坦言,自己一直对博物馆怀有敬仰之心,自己的作品能够放在盐博馆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博物馆也是地方人民的“保险柜”,这里不仅能得到周全的保护,也能让更多的人欣赏。

“越是珍贵的东西,越要交由国家保管。”陆坚呼吁,民间收藏家们应该为博物馆的建设积极贡献力量,博物馆也应该加大文物征集力度。

自贡市民王文忠

不到一年时间,捐赠多达六次

退休于贡井区供销社的王文忠,与阅读和收藏当了一辈子的好友。但最近几年,王文忠对家中老物件的去处发起了愁:传给孩子们,免不了慢慢分散、慢慢遗失。

去年夏天,一个盐博馆从省图书馆引进的“《永乐大典》回归和再造”线上展览,引起了王文忠的注意。一方面,王老觉得这样的线上展览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另一方面,让他看到了盐博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

同年8月6日,73岁的王文忠走进盐博馆,第一次向盐博馆捐赠了一批民国线装书。5天后,盐博馆工作人员带着捐赠证书和盐博馆开发的文创品,走进他的家中。王文忠又再次捐赠了一批红色文献、集邮报刊等。这两次捐赠共计110册,对盐博馆的科研、藏品、陈列等方面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文忠前前后后向盐博馆进行了六次捐赠。捐赠物件包括古籍图书、火花贴、连环画、证件证章、景区门票等,共计238件(套)。相同的特点是承载着老人留下的生活印记。

王文忠还委托盐博馆,将收藏的儿童读物等书籍近100册,捐赠给需要的人。后来,盐博馆将这些儿童读物捐赠给了三多寨镇徐家村,放置于徐家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四川农家书屋)供村民免费借阅。

“放到博物馆里,大家都能看到,这是这些老物件最好的归宿。”王文忠笑着说,在他看来,他的“宝贝”如今有了更大的价值。


普通农民张昭厚

慷慨捐赠的背后,是拮据的生活

在去年5月举办的自贡市退役军人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摄影展上,一批革命证件证章的照片,吸引了盐博馆典藏部主任李敏的注意。

近年来,盐博馆会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开展征集活动,2019年是盐文化艺术作品,2020年是抗疫题材,去年是革命历史文物。为此,李敏找到照片提供方,得到10余名物件“主人”的电话。

一个个电话拨通后,仅有沿滩区永安镇柏祥村的村民张昭厚表示,“愿意捐赠。”

张昭厚随即捐赠了其养父、抗战老兵余永昌在部队时戴过的军帽,穿过的腰带,使用的木枕头,拍下的老照片及余永昌获得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等物件11件(套)。这些物品,是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缅北反攻战的珍贵文物资料。

比起慷慨捐赠,55岁张昭厚的生活却十分拮据。

去年7月,李敏走进张昭厚家中,这是一间由老旧红砖砌成的平房,它和一旁邻居多层贴砖楼房,对比鲜明。

张昭厚不仅患有心脏病,还要养育正在上初中的儿子。当得知孩子马上要到几公里外的镇上就读时,几天后,盐博馆将一辆崭新自行车送到了张昭厚家中。

   

外地收藏家穆家良

把文物放到博物馆,是最美的结局

一些外地人士也曾向盐博馆捐赠过物品,江苏省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运营部部长穆家良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从事盐业工作和盐文化收藏30多年的穆家良,潜心于盐业文物的收藏、保护和研究。至今,他已经收藏盐业文物2000多件,对他来说这些文物不仅是一个个静止的物品,更是一段段流动的历史,是一份份可贵的情缘。

不过,穆家良十分慷慨地将这份情缘与“千年盐都”自贡分享。他对盐博馆进行了两次捐赠,包括盐业书籍和与盐有关的证章。此外,他还在2019年和2022年,两次将自己私人收藏的400余件盐文化藏品、300余件红色盐文化藏品送到盐博馆,在此举办了“中国盐文化民间收藏精品展”和“中国盐业文物红色文化特展”。

“于我而言,我认为将文物放到博物馆,是它们最美的结局。同时,盐博馆作为中国较早建立的专业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是盐业文物的美好港湾。”穆家良说。

盐博馆的承诺

以诚相待捐赠者,善待善用捐赠品

截至目前,盐博馆所藏文物4107件(套),其中1975件(套)来自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约占馆藏文物总量的48%。

这些捐赠文物中不乏钻井、修治井工具,明代仇英工笔《仕女图》,清代梅花牡丹纹瓷瓶,清代包弼臣行书对联,清代王松岩《指画芍药双鸡》图轴,民国张大千《果蔬图》和书法对联,民国丰子恺《松间明月长如此》图轴等珍贵文物。

  “盐博馆藏品的捐赠者众多,既有收藏家、艺术家,也有教师、农民等普通市民。文物凝聚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文物背后的故事则显示了民族的向心力。”程龙刚表示,这些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文化的捐赠者,有些甚至将几代人的收藏捐了出来,把致敬送给无私的文物捐赠者。

程龙刚对捐赠者的无私奉献精神表示赞赏和感谢,并承诺一定会让捐赠的文物在盐博馆得到妥善保管,让它们的文物价值得到充分展示,绝不辜负捐赠者对盐博馆的期望。他告诉记者,对于捐赠品,盐博馆有一整套收藏、保存、利用机制:比如每件藏品都有其“量身定制”的囊匣,它们存放在恒温恒湿的环境内妥善保存;有埃思卡保护袋、PP材料进行除湿除氧;举办捐受赠文物专题展览;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和鉴赏活动;运用于文创品开发等等。同时,程龙刚希望捐赠者的义行,能够激发全社会对文物保护的关注和热情,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博物馆的发展犹如一场生命的旅行,一路上,因捐赠者的善举,让我们听到花开的声音,看见花绽的容颜,收获结果的喜悦。他们的义举构建并不断丰富着博物馆独具特色的藏品体系,使博物馆的生命之花越开越旺盛。


返回列表 >
电话:010-63430083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中盐大厦 邮编:100055 技术支持:快帮科技
Copyright© 2022六图库大全图 京ICP备09095416号-3
六图库大全图 关注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