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六图库大全图
六图库大全图
六图库大全图
六图库大全图
忘记密码?

五部门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解读

文章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 发表日期:2022-06-08 浏览次数:2089次

手机查看扫码五部门.jpg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生态环境部 商务部 市场监管总局

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联消费〔2022〕68号   2022年6月8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商务、市场监管主管部门:

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轻工业“三品”战略成效显著,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满足消费、稳定出口、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仍面临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国际知名品牌不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数字“三品”战略,构建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实现我国轻工业由大到强的跨越。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轻工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占工业比重基本稳定,扩内需、促消费的作用明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增强。

——行业经济稳定运行。轻工业增加值增速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平均水平一致,重点行业利润率和主要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基本稳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较快增长,重点行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高。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每年增加一批升级和创新消费品。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巩固提升内外联动、东西互济的产业发展优势,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

——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培育一批消费引领能力强的轻工产品品牌。造就一批百亿元以上品牌价值企业,重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链。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推广一批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绿色发展取得新进步。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

二、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

(三)加快关键技术突破。针对造纸、家用电器、日用化学品等行业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和发布一批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实施“揭榜挂帅”等举措,深入推进技术研发与工程化、产业化,加快建立核心技术体系,提升行业技术水平。面向未来重大消费需求,推动建立跨行业、跨学科交流机制,加强战略前沿技术布局。

 

专栏1  关键技术研发工程

家用电器:高速电机、高效热交换器,智能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智能物联网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健康家电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

造纸:高等级绝缘纸,高纯度溶解浆生产技术,特种纸基复合材料,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基等生物质新材料,医疗卫生用纸基材料等。

轻工机械:高速PET瓶旋转式吹瓶机、高速无菌纸灌装机、新型洗涤装备、液体食品无菌罐装包材及设备、毒害物质检测试剂及设备等。

日用化学品: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化妆品功效和安全评价技术,功能化洗衣凝珠水溶膜及关键配方技术,特色化妆品植物原料,香料香精生物发酵制造等。

自行车钟表衡器:自行车变速器、中置电机力矩传感器,高能效锂电池安全技术,机械手表机心精密制造工艺技术、智能手表用微型压力技术,动态电子衡器、智能衡器、无线力与称重传感器,动态质量测量技术等。

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功能基料、在线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工业核心菌种、酶制剂产业支撑技术及装备,危害因子发现和智能监控溯源等。

 

(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轻工业创新体系。强化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优化轻工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布局,鼓励通过市场化运作建设创新平台型企业。加强企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一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五)优化标准体系建设。围绕产品安全、质量提升、节能节水环保、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加快家用电器、家具、照明电器、婴童用品等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优化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供给。建立老年用品产业标准体系,引领适老化产品发展。进一步提升标准化技术组织专业水平,发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作用,促进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协调发展。加快适用国际标准转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

三、构建高质量的供给体系

(六)增加升级创新产品。围绕健康、育幼、养老等迫切需求,大力发展功能食品、化妆品、休闲健身产品、婴童用品、适老化轻工产品等。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积极开发适应农村市场的产品。培育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壮大一批设计园区、设计小镇,支持家用电器、家具、皮革、五金制品、玩具和婴童用品等行业设计创新。促进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发掘文物文化资源价值内涵,在工艺美术、文教体育用品、礼仪休闲用品等行业发展文化创意产品。推动“地方小吃”食品工业化。

 

专栏2  升级创新产品制造工程

家用电器:智能节能健康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洗碗机、感应加热电饭煲、破壁机、推杆式无线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等新兴小家电,互联网智能家电全场景解决方案。

塑料制品:新型抗菌塑料、面向5G通信用高端塑料、特种工程塑料、血液净化塑料、高端光学膜等。

五金制品:智能锁、智能高档工具等智能五金制品,节水型卫浴五金产品等。

陶瓷日用玻璃:新型日用陶瓷、工艺美术陶瓷,轻量化玻璃瓶罐、高档玻璃餐饮具、微晶玻璃制品等。

照明电器:功能型照明产品,智能化、集成化照明系统解决方案。

自行车:时尚休闲、运动健身、长途越野和高性能折叠等多样化自行车,轻量化、网联化、智能化的电动自行车等。

眼镜钟表:有害光防护、光敏感防护、抗疲劳、青少年近视管控、成人渐进等多功能镜片产品。

多功能高档精品手表,非遗传统技艺高档时钟,与健康产业相关的智能手表等。

食品:特殊膳食食品,营养强化食品,菜肴类、自热方便以及功能性罐头产品,新型功能发酵制品、发酵水产食品、发酵肉制品、功能性益生菌发酵食品、食用酵素产品,工业用途食糖产品,高品质日化、生活盐产品,适用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个性化、低度化的白酒、黄酒等酒类产品,无醇啤酒产品等。

 

(七)提升质量保障水平。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升产品舒适性、安全性、功能性。鼓励企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发挥质量标杆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开展质量风险分析与控制、质量成本管理等活动,提高质量在线监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建设一批高水平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提升检验检测水平。

(八)强化品牌培育服务。培育会展、设计大赛等品牌建设交流展示平台,在家用电器、皮革、五金制品、钟表、自行车、家具、化妆品、洗涤用品、乳制品、酿酒、功能性食品等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推广具有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中国技艺的产品,树立行业品牌。鼓励第三方机构加强品牌策划、评价、宣传等服务,助力海外商标注册、品牌国际化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

 

专栏3  品牌培育工程

行业品牌推广:支持行业研究建立和推广具有轻工特色的品牌评价体系,开展企业品牌培育标准宣贯活动、品牌价值专业评价、品牌培育成熟度评价等工作。充分利用国际产业合作、重大活动等机会推广轻工行业品牌。

区域品牌建设:促进轻工产业集群加强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集群内企业标准协调、创新协同、业务协作、资源共享,加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升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影响力。

产品品牌培育:加大缺少品牌影响力的细分产品的品牌培育力度。植物资源化妆品、高档彩妆、定制化妆品,舒适环保的皮鞋、运动鞋、老年鞋、童鞋等鞋产品,个性化箱包,智能型健身器材、冰雪运动器材及防护用品,文具,浓缩化洗涤产品、适用于母婴童和老年人的洗护产品,环保健康儿童家具、具有特殊功能的老年人家具、高品质传统家具、具有文化创意的竹藤休闲家具,高安全性玩具和婴童用品,中小学教学用乐器、个性化乐器、民族特色乐器等。

 

(九)推广新型商业模式。鼓励轻工企业加快模式创新,构建有跨界融合特点的“商品+服务+文化”组合,联合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延伸拓展,建立品牌与消费者间的深层次连接,形成基于数字决策的智慧营销模式。积极运用新技术,推动传统制造模式向需求驱动、供应链协同的新模式转型。

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利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基础材料、零部件、软件、工艺、元器件和产业技术基础,加快补齐轻工产业短板。推进轻工业计量测试体系建设,加快计量测试技术、方法和装备的研制与应用,提升整体测量能力和水平。深入实施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促进成果创新示范应用。大力开发塑料制品、家用电器、食品等行业高端专用装备。

(十一)加快产业链补链强链。编制家用电器、塑料制品、化妆品、乳制品等领域产业链图谱,建立风险技术和产品清单,推动补链固链强链。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加强风险评估,提供信息服务。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标识解析体系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合作。支持乳制品、罐头、酿酒、粮油等行业建设优质原料基地。

(十二)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引导企业综合应用新一代数字技术,逐步实现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全链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支持龙头企业构建智能制造平台,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项目。在家用电器、家具、皮革、造纸、塑料制品、缝制机械、五金制品、洗涤用品、食品等行业推广一批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推动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培育一批网络安全示范标杆。培育数字“三品”示范城市。

 

专栏4  数字化发展推进工程

轻工机械:智能化造纸装备,塑料机械、洗涤设备云控制平台,全自动吹贴灌旋一体化装备,白酒酿造机器人,液态产品包装生产线智能运维服务系统等。

造纸:智能仓储和立体库、生产线运维管理云平台,质量在线检测技术等。

家用电器:端到端数字化运营及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生产、质量、供应链、设备管理和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皮革: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等智能化生产,全流程信息一体化平台,皮革瑕疵智能检测技术及设备等。

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锂离子电池智能化和数字化制造。铅蓄电池高速、自动化连续极板生产技术,动力型铅蓄电池自动化组装线技术等。

家具:整装云赋能平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家具模块化生产,智能工厂等。

照明电器:产品在线检测技术、柔性制造技术,智能化仓储、物流等。

陶瓷日用玻璃:陶瓷成型、施釉等重点环节数字化改造,基于全生产线工艺参数的采集、分析监测、过程控制和集中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发和数字化技术应用。

自行车钟表:零部件高精度加工成型自动生产装备、车网融合技术等,智能化手表装配线、智能在线检测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等。

日用化学品:研发、配方、体验等过程的数字化升级,在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等方面的数字化仿真技术,液体洗涤剂连续智能化高效生产线等。

缝制机械:智慧缝制工厂技术、自动化缝制单元技术、立体缝制技术、云平台及网络远程运维技术、智能缝纫机及数控系统等。

乐器:钢琴专用智能装备,电鸣乐器、中乐器智能化技术与产品等。

食品:面包、饼干、传统蜜饯智能加工设备,智能生物反应器、智能化分离纯化装备,发酵过程在线监测与自动控制技术与装备,智能化信息采集、监控、分析和控制技术,基于大数据机理混合驱动的智能管控系统,产品追溯体系,酒业大数据全产业链服务平台等。

 

(十三)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进轻工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促进轻工业提质增效。引导轻工行业完善服务型制造评价体系。鼓励企业建立客户体验中心、在线设计中心等机构,分析客户需求信息,增强用户参与设计能力。

五、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十四)加快绿色安全发展。有序推进轻工业碳达峰进程,绘制造纸等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加大食品、皮革、造纸、电池、陶瓷、日用玻璃等行业节能降耗和减污降碳力度,加快完善能耗限额和污染排放标准,树立能耗环保标杆企业,推动能效环保对标达标。推动塑料制品、家用电器、造纸、电池、日用玻璃等行业废弃产品循环利用。在制革、制鞋、油墨、家具等行业,加大低(无)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原辅材料的源头替代力度,推广低挥发性无铅有机溶剂工艺和装备,加快产品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含量限值标准制修订。推动企业依法披露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统筹发展和安全,指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安全生产条件,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专栏5  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工程

塑料制品:超纤合成革制造、发泡塑料芯材清洁制备、生物质基复合制品短流程制造、塑料薄膜高值化利用等技术,全生物降解地膜、智能温控贴膜等多功能塑料制品,可循环、易回收的包装材料,超高阻氧透明膜、高阻隔食品收缩膜,环保型塑料添加剂。

造纸:生物质替代化石能源技术,低能耗蒸煮、氧脱木素、透平风机、污泥余热干燥等技术和装备。制浆造纸节水节能技术、植物纤维原料高效利用、废水处理和回用技术、竹材等非木材原料低碳制浆技术等。

皮革:生物质基复合鞋用弹性体材料及生产技术、废液循环技术、废气治理技术、无铬鞣剂及鞣制技术、少盐无盐浸酸技术、除臭技术、生物制革技术、环保胶黏技术、皮革固废资源再利用技术及设备等。

电池:铅蓄电池非铅板栅、连铸连轧铅带、冲扩网板栅、回馈式充放电电源、铅冷切粒、无镉电池制造等先进工艺和智能装备等。

日用化学品:以植物油脂、微生物、发酵产品等生物来源替代石油来源原料的生产技术,香料香精绿色制造工艺等。

陶瓷日用玻璃:日用陶瓷低温快烧及短流程生产技术,陶瓷砖坯体的减薄干法生产及免烧生产技术,节能环保型玻璃窑炉,自动化废(碎)玻璃加工处理系统,低氮燃烧技术、全氧燃烧技术、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等。

食品:肉制品、大宗油料、粮食、食品添加剂绿色加工技术,先进膜分离、色谱分离等清洁生产技术,盐、生物发酵产品绿色制造技术,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废水沼气纯化制清洁能源技术,酿酒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制糖生产热能优化集中控制及高效煮糖系统等。

 

(十五)全面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加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铅汞铬等有害物质源头管控和绿色原材料采购,推广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完善绿色工厂评价、节水节能规范等标准,建设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培育一批绿色制造典型。鼓励企业进园入区,引导企业逐步淘汰高耗能设备和工艺,推广使用绿色、低碳、环保工艺和设备,推进节能降碳改造、清洁生产改造、清洁能源替代、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节水工艺改造提升,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水平及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十六)引导绿色产品消费。加快完善家用电器和照明产品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促进节能空调、冰箱、热水器、高效照明产品、可降解材料制品、低VOCs油墨等绿色节能轻工产品消费。引导企业通过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等方式增强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行动。

六、优化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

(十七)提高企业差异化发展水平。聚焦家用电器、电池等行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培育自主生态,发展成为领航企业。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工程。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配置,实现做优做强。推动大中小企业在协同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融通发展。

(十八)建设高水平的产业集群。推动现有集群转型升级,构建资源高效利用、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分工协作、企业共生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一批老年用品产业园区向产业集聚区方向发展。选择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的集群,以产业链强链补链为导向,强化区域协同和国际合作,推动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十九)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落实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防止产能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轻工业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推动东部地区凝聚全球创新要素资源,建立前沿技术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品牌中心。引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形成一批特色和优势的制造基地。推进东北地区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巩固提升传统优势轻工产业。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轻工产业。

(二十)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发挥轻工业产能优势,加强国际合作,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提高产品附加值,巩固传统国际市场,开拓新兴市场,鼓励轻工产业“走出去”。做好自由贸易协定原产地证书签证工作,帮助轻工产品在协定伙伴国或地区享受关税减免。推进检验检疫电子证书国际合作,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和产品认证制度,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能力。

七、加大组织保障实施力度

(二十一)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落实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用好现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根据当地轻工业发展需要,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各类基金,支持重点轻工领域创新发展和薄弱环节攻关突破。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及地方相关政策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加大对轻工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轻工业发展效能。

(二十二)强化高素质人才支撑。完善轻工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模式,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加快建立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入实施知识更新工程和技能提升行动,持续开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轻工大国工匠推荐活动,支持举办行业性创新创业大赛,加大对创意设计优秀人才和团队的表彰和宣传力度。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现代学徒制度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健全大师带徒传承机制。培育造就一批创新企业家、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和先进基础工艺人才。

(二十三)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支持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试验验证、产业信息、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地方出台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当地轻工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利用行业工业大数据,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运维等全流程的数据汇聚,推动上下游企业开放数据、合作共享。

(二十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对重点轻工产品的质量监管,推动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打击和曝光质量违法和制假售假行为。依法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重点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遴选若干轻工典型企业。加强对轻工绿色创新产品、企业先进经验做法的宣传,组织行业发布“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轻工)”。鼓励有条件的城市以博览会、购物节、动漫展、重大赛事活动等为载体,促进轻工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二十五)加强组织实施。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商务、市场监管主管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过程管理,抓好贯彻落实。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沟通政府与服务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本意见落实效果跟踪,及时反映行业和企业诉求,围绕行业特定需求和共性任务开展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各项活动,引导企业加强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字解读

工信部发布时间:2022-06-1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了便于理解《指导意见》内容,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发布《指导意见》的意义

 

轻工业涉及吃、穿、住、行、玩、乐、教等多个领域,2021年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2.4万亿(占全国工业17.5%),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6.9%,增加值增速为11.1%(高于全国工业1.5个百分点),带动超3500万人就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民生产业。

 

《指导意见》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发布,具有三大意义:

 

一是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轻工产品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指导意见》提出构建高质量的供给体系,提高轻工产品供给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消费需求,服务扩大内需战略。

 

二是有利于加快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双碳”工作战略部署。《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轻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制造。

 

三是有利于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工作合力。《指导意见》围绕扩大内需、消费升级需求,聚焦行业痛点问题,在人才培养、绿色低碳、促进消费、质量保障等方面加强部门联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指导意见》总体要求

 

《指导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构建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实现我国轻工业由大到强的跨越。

 

《指导意见》提出未来四年轻工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轻工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占工业比重基本稳定,扩内需、促消费的作用明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增强。

 

《指导意见》提出六项具体目标:一是行业经济稳定运行。增加值增速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平均水平一致,重点行业利润率和主要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基本稳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二是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较快增长,重点行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高。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每年增加一批升级和创新消费品。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巩固提升内外联动、东西互济的产业发展优势,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四是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培育一批消费引领能力强的轻工产品品牌。造就一批百亿元以上品牌价值企业,重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五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链。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推广一批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六是绿色发展取得新进步。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

 

三、《指导意见》重点任务

 

《指导意见》围绕发展目标,提出五项重点任务,并以专栏形式提出关键技术研发工程、升级创新产品制造工程、品牌培育工程、数字化发展推进工程、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工程等五大工程。

 

(一)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一是研究制定和发布一批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加快建立核心技术体系,加强战略前沿技术布局。二是加快构建轻工业创新体系,优化创新平台布局,加强企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加快重点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优化推荐性标准供给,建立老年用品产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

 

(二)构建高质量的供给体系。一是发展满足民生迫切需求、适应农村市场或具有文化创意的轻工产品,提高行业工业设计水平。二是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在线监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建设一批高水平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三是培育会展、设计大赛等品牌建设交流展示平台,在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四是鼓励企业发展新型商业模式。

 

(三)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一是围绕产业基础加快补齐轻工产业短板,推进轻工业计量测试体系建设,深入实施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二是编制重点领域产业链图谱,推动补链固链强链,建立监测预警机制,支持行业建设优质原料基地。三是引导企业实现全链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广一批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四是推进轻工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完善服务型制造评价体系。

 

(四)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一是加大行业节能降耗和减污降碳力度,推动废弃产品循环利用,加大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力度,加强安全生产。二是建设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培育一批绿色制造典型,推进清洁生产改造、清洁能源替代。三是完善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引导企业增强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促进绿色轻工产品消费。

 

(五)优化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一是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工程,推动大中小企业加强合作。二是推动现有集群构建生态体系,推动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的集群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三是推动东、中、西、东北地区轻工业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四是推动轻工业加强国际合作,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做好自由贸易协定原产地证书签证等服务工作,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能力。

 

四、《指导意见》保障措施

 

为保障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顺利实施,《指导意见》着眼打好“组合拳”,提出五项措施。

 

一是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落实好现有财税、金融政策,鼓励地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加大对轻工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二是强化高素质人才支撑。完善轻工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建立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入实施知识更新工程和技能提升行动,持续开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轻工大国工匠推荐活动,培育造就一批创新企业家、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和先进基础工艺人才。

 

三是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支持产业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地方出台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当地轻工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利用行业工业大数据,推动上下游企业开放数据、合作共享。

 

四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对重点轻工产品的质量监管,打击和曝光质量违法和制假售假行为,依法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强对轻工绿色创新产品、企业先进经验做法的宣传,发布“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轻工)”。

 

五是加强组织实施。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商务、市场监管主管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过程管理,抓好贯彻落实。行业协会加强本意见落实效果跟踪,及时反映行业和企业诉求,开展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各项活动。

 

 

《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时间: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 工信微报  2022-06-17

 

 

工业和信息化部6月17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张晓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张蕾蕾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赵荣贵主持。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赵荣贵: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是本场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赵荣贵。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前期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于近日编制出台了《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全文已与本场发布会同步上网发布。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张晓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张蕾蕾,请他们介绍《指导意见》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何亚琼司长介绍《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总体情况。

 

《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总体情况

 

何亚琼:谢谢主持人。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向各位媒体朋友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轻工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和各位交流分享《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有关情况。

 

轻工业涉及吃、穿、住、行、玩、乐、教等多个领域,与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轻工业涉及国民经济的20个大类、68个中类行业,全口径带动就业3500万人,在2020年384.7万户制造业企业中,有72万户是轻工业制造企业。同时,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履行规划、政策、标准、战略职能,推动轻工业平稳健康发展,“三品”战略实施成效显著,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满足消费、稳定出口、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轻工业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绿色低碳转型成为社会共识,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我们组织开展专题研究、专家论证等大量工作,在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凝聚行业智慧和共识的基础上,编制形成了《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5个部门正式印发。

 

《指导意见》主要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三大部分,具体内容可用“6555”四个数字概括,也就是:围绕6项发展目标,部署5项重点任务,实施5个工程,采取5项保障措施。其中,6项发展目标指:到2025年,轻工业经济保持稳定运行,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绿色发展取得新进步。5项重点任务是: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构建高质量的供给体系、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优化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5个工程包括:关键技术研发工程、升级创新产品制造工程、品牌培育工程、数字化发展推进工程和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工程。5项保障措施是: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强化高素质人才支撑、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和加强组织实施。

 

总体看,《指导意见》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未来几年特别是“十四五”期间轻工业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今天我们召开发布会,向全社会解读《指导意见》,目的在于让社会各界更准确全面理解《指导意见》,调动地方、行业、企业积极性,自觉贯彻《指导意见》目标任务,真正将任务和政策落到实处,加快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就简要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实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记者:我国轻工业发展整体水平如何?我国已经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如何理解轻工业在新发展阶段的定位?

 

何亚琼:谢谢您的提问。“十三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谋划部署下,在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轻工业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16-2019年年均增长5.9%,2020-2021两年复合增长率为6%。在疫情下,我国轻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实属不易。轻工产业链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市场化程度高,克服国内外疫情影响,展现出良好恢复韧性。广大消费者和老百姓感受十分明显。

 

二是实施“三品”战略成效显著。轻工行业大力推动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实施工作,轻工消费品的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明显提升,有力提升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三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截至2021年,轻工行业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84家,创建40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强两化融合贯标推广,全行业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轻工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分别达到76.9%、69.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2和3.4个百分点,应用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的轻工企业比例位于工业前列,分别高出全国工业平均水平3.5、2.2和3.7个百分点。

 

四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2021年,轻工业共培育了290个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覆盖皮革、家电、家具、五金、塑料制品、工艺美术等37个行业,分布在浙江、广东、山东、安徽、江苏等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21年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产值占轻工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40%。

 

五是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大力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体系。“十三五”期间,建设357家绿色工厂、4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公布27项绿色设计产品标准和818个绿色设计产品。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轻工业大国。2021年,我国轻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6.9%,100余品类的轻工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从今年到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和我国制造业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重要时期。轻工业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构建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部分行业受到需求不振、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转移等不利因素影响,请问轻工业发展面临哪些困难?下半年会是怎样的走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坚持高质量发展?

 

何亚琼:谢谢您的提问。前几个月,国内疫情多发,部分地区疫情高位运行,国际形势更趋严峻复杂。轻工业身处其中,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同样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不畅、需求收缩等困难。但我们要看到,这种冲击和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的。我国轻工业体系完整,配套齐全,韧性强,特别是轻工业作为吃、穿、住、用、行等领域的刚性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部分领域也取得一定增长。1-5月,电池、玩具、酒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轻工8种重点商品累计出口额1887亿美元,同比增长9.3%,箱包、鞋靴、玩具出口增速超过20%。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的稳住经济一揽子等33条重要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开展保链稳链、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扩投资促消费等一系列有力措施;许多地方也出台促消费稳投资等政策。随着各项助企政策逐项落地,惠企成效正在逐步显现,特别是《指导意见》的发布实施,我们相信下半年轻工业继续平稳较快增长。

 

为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一些稳发展利长远的重要举措:一是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促进高增长的标准;二是构建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增加升级创新产品,提升质量保障水平,强化品牌培育服务,推广新型商业模式。我们每年都发布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已发布431项轻工产品;三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快产业链补链强链,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四是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绿色安全发展,全面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引导绿色产品消费;五是优化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提高企业差异化发展水平,建设高水平的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体系。

 

红星新闻记者:轻工业是消费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直接面向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引导消费升级有着重要作用。请问在提升轻工业供给水平、培育新增长点方面,未来有哪些考虑?

 

张晓峰:谢谢您的提问。“扩大轻工优质产品供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此,《指导意见》提出构建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具体包含4项措施:一是增加升级创新产品。围绕健康、育幼、养老等迫切需求,大力发展功能食品、婴童用品、适老化家电家居等轻工产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积极开发适应农村市场的产品。培育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支持行业设计创新。促进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发掘文物文化资源价值内涵,在工艺美术、文教体育用品等行业发展文化创意产品。结合行业特色,实施升级创新产品制造工程;二是提升质量保障水平。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产品舒适性、安全性、功能性。鼓励企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发挥质量标杆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开展质量风险分析与控制、质量成本管理等活动,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建设一批高水平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三是强化品牌培育服务。培育会展、设计大赛等品牌建设交流展示平台,在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推广具有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中国技艺的产品,树立行业品牌。鼓励第三方机构加强品牌策划、评价、宣传等服务。围绕行业、区域、产品三个维度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四是推广新型商业模式。鼓励企业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快模式创新,构建有跨界融合特点的“商品+服务+文化”组合,建立品牌与消费者间的深层次连接,推动传统制造模式向需求驱动、供应链协同的新模式转型。

 

经济参考报记者: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提升轻工业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轻工业由大到强的跨越?

 

何亚琼:谢谢您的提问。轻工业是传统优势产业,市场化进程早、国际化程度高,经过几十年发展,我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轻工业大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体系。为进一步推动轻工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指导意见》提出四个方面举措:一是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利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软件、基础工艺、基础元器件和产业技术基础,加快补齐轻工产业短板。推进轻工业计量测试体系建设。深入实施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大力开发塑料制品、家用电器、食品等行业高端专用装备;二是加快产业链补链强链。组织行业协会、研究机构、骨干企业等机构,编制家用电器、塑料制品、化妆品、乳制品等领域产业链图谱,建立风险技术和产品清单,加强风险评估,推动补链固链强链。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集群、重点企业进行监测调度,及时掌握产业发展态势,为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标识解析体系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在技术、项目、人才、资金等方面加强合作。支持乳制品、罐头、酿酒、粮油等行业建设优质原料基地,推动大宗食品全产业链升级;三是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这是全世界共同推进的大趋势,引导企业综合应用新一代数字技术,聚焦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项目,建设一批轻工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推广一批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培育一批网络安全示范标杆。实施数字化发展推进工程;四是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进轻工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服务型制造评价体系,促进轻工业提质增效。我们相信,高效质优的轻工业必将惠及千家万户。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记者:党中央、国务院明确部署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这其中就包括轻工业。《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构建高质量供给体系,请问下一步在提升轻工业质量水平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张蕾蕾:感谢您的提问。轻工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同时也为很多重要行业提供零部件和半成品。轻工业质量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出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还关系到产业发展的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部署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轻工业质量提升也是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质量监测数据来看,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连续6年达到93%以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4.97,仪器仪表、金属制品等行业进入较强质量竞争力阶段。但是,轻工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指导意见》将提升质量水平作为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是夯实质量基础支撑。我们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加快家用电器、家具、照明电器、婴童用品等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优化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供给。推进轻工业计量测试体系建设,建设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特别是受疫情影响,为助力纾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我们深入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例如,广西柳州的螺蛳粉质量检测服务站,通过将质量技术服务直接送到企业身边,有力推动“地方小吃”食品工业化,助力小米粉实现了大产业。我们还将推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助力中小微企业提质增效升级。

 

二是提升质量保障水平。质量首先是生产出来的,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质量的主体。我们将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鼓励企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强化品牌培育,发挥中国质量奖等质量标杆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在家用电器、皮革、五金制品等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持续提升重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影响力。

 

三是创新质量安全监管。质量安全问题,是民生问题。我们将时刻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探索面向新技术的沙盒监管制度。严格实施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倒逼不安全产品退出市场。加强重点轻工产品的质量监管,打击和曝光质量违法和制假售假行为,全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和社会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发挥质量政策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并重,不断完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质量促进体系、质量责任体系,充分发挥企业、政府和相关机构等各方主体的作用,推进全社会共同建设质量强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十三五”以来我国轻工业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哪些成就?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对轻工业的绿色升级改造作出哪些部署?

 

张晓峰:谢谢您的提问。“十三五”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推行绿色制造,推动轻工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三五”期间,发布实施农用薄膜、日用玻璃、铅蓄电池等行业规范条件,推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共公告134家符合规范的铅蓄电池企业。轻工业共建设357家绿色工厂、4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公布27项绿色设计产品标准和818个绿色设计产品。

 

下一步,为进一步推动轻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指导意见》提出以下部署:一是加快绿色发展。绘制造纸等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有序推进轻工业碳达峰进程。加大行业节能降耗和减污降碳力度,加快完善能耗限额和污染排放标准,树立能耗环保标杆企业,推动能效环保对标达标。推动废弃产品循环利用,加大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力度,实施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工程;二是全面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加强有害物质源头管控和绿色原材料采购,完善绿色工厂评价、节水节能规范等标准,建设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培育一批绿色制造典型。鼓励企业进园入区,引导企业逐步淘汰高耗能设备和工艺,推广使用绿色、低碳、环保工艺和设备,推进节能降碳改造、清洁生产改造、清洁能源替代、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节水工艺改造提升;三是引导绿色产品消费。加快完善家用电器和照明产品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促进节能空调、冰箱、热水器、高效照明产品、可降解材料制品等绿色节能轻工产品消费。引导企业通过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等方式增强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行动。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请问《指导意见》将采取哪些保障措施?下一步如何推动落实?

 

张晓峰:谢谢您的提问。为保障重点任务顺利实施,达成发展目标,《指导意见》将采取5项保障措施:一是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落实好现有财税、金融政策,鼓励地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加大对轻工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二是强化高素质人才支撑。完善轻工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建立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入实施知识更新工程和技能提升行动,持续开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轻工大国工匠推荐活动,培育造就一批创新企业家、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和先进基础工艺人才;三是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支持产业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地方出台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当地轻工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利用行业工业大数据,推动上下游企业开放数据、合作共享;四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对重点轻工产品的质量监管,打击和曝光质量违法和制假售假行为,依法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强对轻工绿色创新产品、企业先进经验做法的宣传,发布《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五是加强组织实施。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商务、市场监管主管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过程管理,抓好贯彻落实。行业协会加强本《指导意见》落实效果跟踪,及时反映行业和企业诉求,开展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活动。

 

下一步,为推动《指导意见》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组织宣贯解读。面向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详细解读和宣贯《指导意见》内容;二是建立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工作机制,按照《指导意见》明确的各项任务,细化重点任务分工,逐项抓好落实;三是加强过程管理。加强信息沟通、经验交流、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重点任务真正落地。

 


返回列表 >
电话:010-63430083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中盐大厦 邮编:100055 技术支持:快帮科技
Copyright© 2022六图库大全图 京ICP备09095416号-3
六图库大全图 关注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