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个大家公认的说法是:商,最早的时候叫贾。而贾是什么?在中国汉字中最早是“卤”,也写作“盬”,而“盬”是专门指河东盐池的池盐。
当时,在中华民族创造的初期,流传一个说法:“不得河东不得雄。”什么意思?就是如果你不能占领河东盐池,那么就不能领导天下。最初的人类文明都是围绕在盐池附近而诞生的。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指出:“中国最古的文明,实兴于河东盐池附近。我想夏、商、周三代的国都大体上都位于消费河东池盐的地区,毫无疑问,盐池就是三代文明的经济基础。中国商业的起源也同盐有关系。”此言不差,如今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已经基本得出一致的结论:尧都平阳,离盐池为最远约140公里;舜都蒲坂,离盐池约60公里;禹都安邑,离盐池约20公里。炎黄战蚩尤,中国历史上第一场有据可查的大战争,其核心的原因就在于争夺盐池控制权。
河东盐池,位于中条山北麓,面对黄河由北向东的转弯处,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宽约3—5公里,面积约130平方公里。用地理学术语来说,就是东经110°50' 00"—110°7'30",北纬34°54' 00''—35°04'00"之间,属季节性气候带,因此,夏季气温高,多东南风,风速为四季之冠。
盐池的形成,有两大主因:一是造山运动和地壳变化,中条山北麓造成断裂,出现了一个狭长的凹陷地带,逐渐形成湖泊,天长日久,水中的钾盐、石灰石、镁盐、硫酸盐以及食盐慢慢与早期淤积层结合,经过长期自然蒸发作用,盐类沉淀,结成了很厚的矿石层,形成了盐湖。二是夏季从中条山的南面吹来强烈的南风,使得盐水加速蒸发,凝结成盐。
现在有史可稽,关于这里最早的采盐记载,是舜的《南风》之歌:“南风之薰兮,可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阜吾民之财兮。”南风吹来,沿岸的盐水迅速蒸发,凝结成盐颗粒,朝取暮生,暮取朝复,取之不竭。盐民们一见到南风吹起,就知道收获的丰收季节来到了,一个个高兴不已;舜作为国家或者部落联盟的领导者,见到盐丰收,就知道通过盐的交换和贸易所产生的利润,可以让老百姓过得更富足了。
“盐”即财,盐之利即国家之利。作为当时中华民族的先民们所必须依赖的生活资源,一筐筐、一车车的盐从这里被生产和制造出来,然后从中条山的“盐道”运输出去,来到黄河渡口,由在那里聚集着的来自各个部落的人们,将这些盐给长途贩运回去,最后送到千家万户饭桌上。这些最早的从事贩运池盐也就是“卤”的人们,就被称作“贾人”。
这种谁控制了盐池谁就被推举为华夏民族“天下共主”的局面,大约一直持续到夏代的解体。在一个新兴起的商族部落那里,崛起了一位领袖,这个人叫王亥。王亥所率领的商族部落,生产力极其发达,而且通过驯服牛,发明了牛车,已经能够跋涉很远的地方从事物品交换和贸易活动。可是任凭其再怎么发达,还是在盐这一块上被死死地掐着脖子。最终,一个机会摆在了王亥的面前:当年蚩尤战败,部下有个叫夙沙氏的,带着一群战败者和生产制盐的技术撤离盐池,来到东面靠近大海的地方,经过漫长的岁月,发明了煮海的方法,也就是从海水里面提炼出盐来。这种海盐虽然比不上池盐那么精美可口,不过毕竟已经可以摆脱池盐的控制。雄心勃勃的王亥将目光盯上了这种海盐,决心吞并夙沙氏的后人所建立的有易国。结果图谋不成,王亥反而被杀。但是新的商族部落首领替王亥报了仇,吞并了有易国,得到了海盐。商族部落对海盐进行了改良,作为一种昂贵的商品开始在各个部落间交易。最终,进一步强大起来的商族和池盐的拥有者摊牌,一场漫长的争斗过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殷商王朝诞生了!
因为商族人善于贸易,当他们接过了池盐的专营权之后,就称为“商贾”了。
殷商时代,国家除了盐之外,又利用发达的农业技术,生产了足够的粮食,并且发明了另外一种高级用于享乐的生活用品:酒。商朝的出土文物里,以及甲骨文的记载里,关于商朝人饮酒的内容是最多的。可以想象,酒成为商朝人继盐之后又一用于贸易的商品,成为又一大国家财源。
殷商王朝因盐而起,因酒而盛,最终也葬送在了酒上。在一片醺醺然的酒香中,却不知道北边已经崛起了一个游牧文明的集大成者——姬周部落。农耕与游牧两大文明在中华民族史上几乎同步兴起,在炎黄大战蚩尤时候,北方游牧部落就加入过战团,黄帝因与之联姻而取得支持,最终成功地反败为胜,击败蚩尤。如今,殷商王朝醉生梦死,姬周部落的机会来了。也是自助者天助,姬周部落的文王又得到了一位奇人:姜子牙。这位姜子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商业奇才,虽然传说他在殷商那边做生意一事无成。他告诉周文王要战胜殷商一定要打垮殷商的经济。而这一仗如何打呢?姜子牙指出其实姬周有一大优势,就是游牧部落经过独特而漫长的草原贸易线上贩卖而来的玉。通过玉的贸易来击垮商王朝。于是,姜子牙策划并且指挥进行了一场不为人知的秘密经济战争,在看不见的商业战场上发起了进攻。最终,大量的源源不断的玉进入殷商上流社会,成为贵族们的身份象征。普通老百姓也以得到一块玉为荣。玉成为了盐和酒之后,又一大进入贸易市场的紧俏货品。最终殷商王朝的财富被吞噬一空,而沉湎饮酒又淘空了他们军队的战斗力。其赫赫霸业在末代纣王手上戛然而止。
姬周王朝建立之后,姜子牙位居首功,可是他要的封赏却出人意料:东海之滨的不毛之地。有人说他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功高震主,其实姜子牙纯粹出于经济眼光,他看上的是海边的盐。他在自己的封地建立了齐国。齐国依靠“渔盐之利”迅速成为一个经济实力强大的诸侯国。姜子牙死后,齐国又出现了一个商人出身的宰相管仲,管仲继续了姜子牙的经济政策,而且提出了一个更加强制性的政策:“官山海”,就是把山中的铁和海中的盐都归国家专营,这就是食盐专营的起源。这一政策成就了齐国春秋首席霸主的地位,战国时代也一直支撑到最后,成为最后一个被消灭的诸侯国。其经济强大保持了七八百年之久。
说到齐国的最后没落,就不能不提秦国的崛起。秦国其实早在此前就已经是个强国。秦国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又有着游牧部落提供的良种马匹,政治上不断涌现秦孝公那样的治国明君,可以说早就具备了一统天下、问鼎中原的主客观条件。而所以几百年的时间里,始终不能有实质性的突破,根本还在于“盐”。与之对抗的早期晋国,后来一分为三的韩、赵、魏,拥有盐池之利,燕、齐、楚等国有海盐,只有秦国始终没有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如果不自己生产,靠买显然不是解决办法。一旦发生生死攸关的战争,人家一断绝食盐供应,秦国就完了。所以生命线一直是被别人捏在手上的,秦国一直是有心无力。
帮秦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也是一位商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吕不韦。吕不韦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法入主秦国政坛之后,以秦王嬴政作为傀儡皇帝,自己则从容地实行宏大的经济政策。他的一个关键举动,就在于经营开发巴蜀之地。为什么将目光盯上了巴蜀?因为在那里有一样特别的东西——井盐。这种盐不是从湖里也不是从海里而是从井里取得,通过打井将含有盐质的井水取上来,最后加工成盐。吕不韦正是通过这么一种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秦国心腹大患,开发巴蜀也大大增强了国力。这步关键的棋一走,之后秦始皇横扫六国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无论是池盐、海盐还是井盐,都纳入了国家绝对控制的范围。历代皇帝,最关心的不外两件大事:一是农政,二是盐政。农业丰收则百姓安居乐业,盐业丰收则国家财利滚滚。除了山西运城的盐池,在汉朝时候地处吴越之地的吴王刘濞,煮海为盐,大获成功,专门开辟运河运盐,从此产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泰州产区和淮南盐。山西运城的盐池成就了中国商业的劲旅晋商,而淮南盐则产生了另外一支劲旅徽商。从此南徽北晋,中国商业文化合流,汇成奔腾海洋!
千载悠悠,千古辉煌。盐,看似普通而平淡的小东西,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一部盐文化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史的缩影。盐所包含的精神也正可以看做一代代中华商人的精神,这种精神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和”的精神。盐号称“百味之祖”,一大特点就是善于融合任何味道。不管什么菜肴,放入盐都只会更加香甜。所以中国历史上的圣贤,大都是烹饪高手,从中悟出“和”的道理。商人更是深谙此中三昧,“和为贵”、“和气生财”实为千年不变的生意经,也是经商的最高哲学。
二是“合”的精神。盐不管从最早的池盐到后来的海盐、井盐,都必须通过众人分工合作的方式才能生产取得。不像农业生产那么简单。盐从生产到运输到销售无不需要高度的组织协调能力,所以中国商人很早就懂得团队合作,“晋商”“徽商”都是“帮”,十大商帮的背后是商人那种聚沙成塔、百川汇海的积极合作精神。
三是“中”的精神。盐虽然是好东西,可是一日三餐不能吃太多,多了就对身体有害。配合菜肴,不能放太少,少了淡而无味;也不能放太多,多了发咸发苦,必须不多不少,恰到好处,适中为好。这个“中”就是儒家所说的中庸之道,就是孔子在太庙里见到的古代“宥坐之器”,即戒盈,就是商圣陶朱公所从事的“陶朱事业”,三致千金,三度散财。钱多了就要反哺社会,用来做慈善。否则一味贪婪,就会遭到反噬。
如今,时空千载,悠悠转换,而中国的普通百姓依然离不开盐,中国的商人和商业文化的精神也同样离不开盐。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未来,它都始终给我们提供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滋养,它让我们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思想深处的欲望和理性!
本文来源:《21世纪儒商文化》 作者: 张桂平 林峰 王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