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7日,“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唐宋元明港口与对外交流盐业考古课题推进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来自江苏省各设区市的考古专家介绍了一批近年来江苏在盐业考古方面取得的成果。
盐业考古是当前国内考古界前沿研究领域之一,也是“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课题之一。盐业考古课题组负责人介绍,该课题旨在通过对盐城、连云港、南通、泰州、扬州、淮安等地的盐业遗址进行考古调查,结合多学科研究,探讨江苏盐业的起源和发展,揭示古代盐业生产工艺、运输管理的演化,阐释盐业“产、运、销”框架体系,实证江苏地区古代盐业在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2016年,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对盐城丁溪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据史料记载,此地自北宋开始制盐,是苏北沿海地区最早的盐场。前期考古发掘证明,丁溪村遗址从宋代延续到清代,发现的遗存有房屋、灶、道路等,另有一处推测为明代的卤水沟。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盐城地区制盐技术、盐业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来自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专家苏楠介绍,自2021年起,该馆与南京大学考古系合作,开展了对范公堤、串场河一线历史时期盐业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勘探,发现了盐业遗址50多处,确认了部分古代运盐河的走向;在对盐湖城亭湖区实验学校宋代墓地发现的259具古代人骨进行年龄与性别鉴定时,专家们发现,这些死者青壮年比例偏高,初步怀疑为古代盐民;此外,在盐城地区调查发现的古代制盐作坊,几乎都发现了大量草木灰、红烧土堆积,表明历史上两淮盐场工艺很可能属“淋灰法”范畴;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专家杜平介绍,去年,考古人员在对云台景区葫芦山史前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新石器时代器物68件,其中部分陶器可能与制盐有关;连云港园博园近年来发现了11处明末清初的盐田遗迹,推测这些盐田制盐采用的是晒盐法;在连云港开泰河中发现古代煮盐铁锅,其出土点东侧就是盐田,历史上属台北盐场的范围,而开泰河曾长期担负运盐职能。此外,早年间赣榆发现的盐仓城遗址,据推测是春秋时期莒国盐官驻地;东海县发现的尹湾汉简,则反映了汉代东海郡朐县设置盐官的历史信息;泰州市博物馆专家介绍,近年来,泰州文物部门对泰州大林桥西铁盘厂考古发现,此地在古代是晒盐铁盘重要生产基地,由数块铁叶合成的铁盘,是重要的晒盐工具。此外,位于泰州市海陵区青年路东侧的铁炮巷也是生产铁盘的作坊和厂区,而非过去认为的铸造铁炮的地方; “南通因盐发端,因盐繁盛,南通历史上大多数河流都是为了运盐而开,南通很多带有场、总、甲、灶等后缀的地名均与古代盐场有关。”南通博物苑文物保护部主任胡小甜介绍,南通文博部门充分利用盐业文物资源,南通博物苑开发了面向青少年的盐业研学游路线,向孩子们普及南通源远流长的盐文化。
“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盐业考古课题组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专家学者们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省多地探寻早期盐业遗址,开展对盐城大丰后北团、连云港葫芦山等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进一步掌握江苏盐业遗址保存现状和分布规律。